最近教育界發生一宗「離奇事件」,深圳補習機構涉嫌借香港崇正中學的「殼」收內地生,以應考DSE,並稱已獲校方授權,但辦學團體和校長都實牙實齒說「毫不知情」,究竟誰授權該機構收生,疑團至今未解,教育局已暫停該校在校舍內營辦。其實這只是內地中介與港校之間「離奇」運作的冰山一角,前特首振英哥今日就在fb發文,踢爆某些內地中介和「顧問」,以旁門左道手法搵內地家長的錢,將他們的子女安排來港,成為某些學校學生,當中涉及一些面臨縮班殺校的港校,雙方運作通過不同方式進行。 教育界朋友亦指,這種暗黒運作已存在一段時間,皆因內地愈來愈多家長有這需求,是條大財路,誘使更多中介不惜出蠱惑謀利。 振英哥在帖文中說,今次事件中,內地補習機構「摘星」與崇正之間的關係,不得而知。但已知的是,內地一般教育中介運作的原動力是金錢,有錢就有鬼推磨,內地家長願意付錢,就出現中介和形形色色以至旁門左道的「顧問」。 他說,這些中間機構首先提供諮詢服務,把家長勾住,然後設法把學生送到香港的學校,表明不成功不收費。為求成功,當中可以有很多內情。 振英哥沒有詳述「內情」是什麼,教育界朋友則補充說,中介可以與有關的港校內某些人「打籠通」,招攬內地學生入學,讓那些機構可向家長「保證成功」,收取費用。 這條脈絡之所以會形成,乃因中介、內地家長和某些港校「家家有求」。振英哥指,內地家長想把子女送來香港就讀,而香港有學校面臨縮班殺校,互有所求,中介居中,當中可以有很多內情,而且可以完全在線上和電話操作。 他在另一篇帖文說,內地教育和考試壓力大,香港DSE受歡迎,香港身份證更受歡迎,所以對形形色色在內地人身上掏錢的旁門左道,要有全面認識,也不得不防。 教育界朋友分析今次崇正中學事件,指箇中疑點重重:第1,辦學團體9年來都未能控制學校,正與管理層打官司,而學校近年已沒收生,處於暫時停頓狀態,基本上是個「空殼」,最近「摘星」卻在社交平台刊登「香港崇正中學」的「招生簡介」,公然招收學生,但教育局聲稱一直沒接到它在崇正校址辦學的申請。 第2,該機構近日在網上舉行「直播說明」,自稱今年7月受聘為「崇正中學招生及行政主任」的女負責人,表示已獲校方簽發招生授權書,文件上也有學校蓋章,但究竟是誰簽署這文件、那人是什麼身份,她就沒有講清楚。與此同時,該校校監和校長,則齊聲說對整件事「毫不知情」,當中是否有人擅用學校名義,讓該機構利用這「空殼學校」招生和辦學?有冇人涉及違法行為?這連中疑問,須待當局調查後,才會有答案。 正如振英哥所說,香港學位和身份證仍然有價,自然誘使內地某些機構為錢出旁門左道招,幫家長鑽空子。我記起當年內地孕婦湧來香港產子,性質亦甚相似,因BB在港出生可獲永久居民身份,一些中介隨即應運而生,安排內地孕婦入境、住宿、入院,提供一條龍「服務」,令產科服務出現大混亂,也擾亂了教育和社福的中長期規劃。 不過教育界朋友認為,問題要看兩面,多些內地學生來港讀書,本來是好事,面對本地「少子化」趨勢,增加學生可紓緩殺校危機;不過當局也必須守緊法規防綫,杜絕某些內地教育中介機構違法搵錢,還把香港的學校拖落一潭汙水。